
你的位置:五分快3带赚回本上岸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7:28 点击次数:138
2025年5月21号,朝鲜清津船厂热闹非凡,搞了个轰轰烈烈的下水派对,这回的明星是一艘5000吨重的“崔贤”级驱逐舰二号舰!
这条船对朝鲜可不得了,五千吨的重量在整个驱逐舰里也是个不小的角色,能造出来就说明他们的工业水平还真有两下子。
这本来是个炫耀海军厉害的好时机,没想到竟然让人笑掉大牙!
下水的时候,船尾欢快地跳入水里,可船头却像个懒虫一样死死粘在了船台,结果整个艇身歪得厉害,一半直接就和水亲密接触了!
美国的天上眼儿瞅见了这一幕,画面像火箭一样飞遍全世界,朝鲜这下真是丢了个大脸。
这事儿咋回事啊?
朝鲜方面说这是“误操作”,就像把盐当糖用了!
说白了,就是造船厂的工人指挥得像小猫钓鱼,底盘移动的时候没稳住,船尾的滑板提前叛变,结果船底被磕个大口子,水就像下雨一样哗啦哗啦进来了,最后直接倾倒入海!
归根结底,就这技术水平哪能行,简直是拿个铲子当手术刀!
这事儿可大了!北朝鲜的高层气得冒烟,金正恩亲自发话,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,造船厂几个部门都被叫去跪榴莲了!
这条驱逐船是朝鲜海军的王牌,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,刚出水面就摔跟头,不止让人尴尬,还赔了不少银子。
出事后,北朝鲜马上开始救人了,干脆利索得很!
他们打算花个两三天把船弄直,十天内修好它。
可是到了5月25号,美国的卫星拍下图,发现那船乖乖地窝在原处,旁边堆了一箩筐二十多个浮筏和浮筒,舰尾边上还混进了两艘小驳船。
更让人瞩目的是,船顶上满是气球,朝鲜想靠这些气球来增添漂浮力,让船不再歪歪扭扭。
这招一瞅就蛮奇怪的,国际上各国都在偷瞧,有的甚至把它当成段子来聊。
朝鲜干嘛要拿气球来捞东西呀?
其实这招儿不是他们发明的,印度海军早就玩过了!
2019年,印度在一座水坝里捞到了一架失踪飞机的破碎零件,水深才十五到十八米,他们竟然用气球来帮忙把残骸拉上来!
当初印度的新闻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喊着“捞气球的绝活儿可是大显身手了!”
得说清楚,那玩意儿就只是几吨的小破飞机残骸,跟那重达5000吨的驱逐舰没法比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!
专家们说,要把一艘5000吨的船拉起来,少说得400个30到50米的大氦气球,每个球里的漂浮力得稳定,大家操作得齐心协力才行!
朝鲜那儿气球虽然挺多的,但都是迷你版,根本浮不起来,纯粹是白费力气啊!
那啥,干嘛不弄个更厉害的捞船呢?
理由很简单:朝鲜既没本事,也没玩意儿。
清津造船厂坐落在朝鲜海边,离俄罗斯的海参崴不远,但俄国到底愿不愿意派船来帮忙捞人,还真是个谜呢!
朝鲜连个像样的大打捞船都没有,造船厂能找到的资源几艘小驳船和些年久失修的浮筒。
在这种情况下,气球成了他们的“救命稻草”,没办法,就只能抓它了!
国际上的那些专家们差不多都知道,拿气球去捞重型舰艇简直是开玩笑,就连最基本的力学常识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。
可是,北方大佬们脾气可真大,非得在六月底之前把船修好,打捞队只好憋着一口气拼命干活。
说白了,啥“印度捞”的技术也没那么神秘,其实就是简单得很!
印度那次是玩票性质的尝试,条件简单,目标也不复杂,气球勉强可以捞上几分用处。
朝鲜这回真是天方夜谭,随便套个模版就上阵,五千吨的大块头可不是气球能搞掂的嘛!
结果一目了然,气球飞了好几天,船儿依旧瘫坐那儿,捞的进度简直拖得跟乌龟赛跑一样!
中国的装备咋就这么牛?
头一招就是器材犀利,“振华30”那类的浮吊船在这世界上简直是稀罕物,干重活儿没得话说;再说专业水平,从现场考察到实际施工,每一步都快得像开火箭,还特别准。
跟人家一比,朝鲜的技术和装备就像拿着玩具打智能机,单靠自己想逆袭可真是难上加难!
这事儿给咱们带来啥新玩意儿啊?
北朝鲜心急火燎要造巨轮,想让人瞧瞧他们的本事,但技术水平差,强行上马可就容易弄巧成拙!
捞气球这主意听着挺新鲜,但可惜就是不靠谱,专业的工具才是王道!
到底啊,办事得看看自己能不能行,光靠面子那是不够的!
你们咋想的呢?
有啥想法来撩,我们一起唠唠嗑!
#图文打卡计划#